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院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项。
2022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批准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的通知》,我院通过审核,正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这标志着我院具备了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格。
此次获批项目,充分体现了我院在航空发动机、控制与新能源、航空航天液压等领域的研究实力,有助于提升我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将有助于我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促进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我院的科研水平。
本次获得资助项目如下:
切向流和非线性声波下超微孔板声衬减阻和宽频吸声机理研究
负责人:郑铭阳
研究内容:低流阻和宽频吸声是航空发动机短舱声衬设计的长期目标。针对超微孔板声衬具备的减阻和抑制非线性声波的潜力,本项目拟运用高精度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超微孔板声衬表面流动和非线性声波相互作用机理,阐明声衬减阻和宽频阻抗匹配机理,构建声衬阻力和声阻抗预测模型,进而基于物理机制,分解影响声衬阻力和吸声的关键参数,开展声衬阻力和吸声的综合调控,最终建立超微孔板声衬低流阻和宽频吸声一体化设计准则。
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中过渡金属离子的溶解抑制方法研究
负责人:胡蓓
研究内容:本项目以Na-Mn-Cu-O为基准材料,对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的长程/短程有序结构变化过程进行探究,建立Mn氧化还原及迁移溶解过程与电化学性能的“构效关系”。随后,使用体相掺杂的方法来稳固材料中的Mn-O局域结构。同时,明晰改性策略抑制正极材料Mn溶解的作用机制,并建立系统的掺杂改性抑制Mn溶解的机理模型。通过研究其中的科学问题,拟达到以下目标:揭示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脱/嵌钠过程中的过渡金属的溶解机理;建立掺杂改性机理模型,提出行之有效的抑制TMs溶解的方法,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组分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面向温压交变工况民机泵源摩擦副磨损退化机理与服役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负责人:洪昊岑
研究内容:本项目以飞机发动机驱动泵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飞行时需不断面临温压交变及载荷变化的工况特点,研究摩擦副的磨损退化机理,突破“交变载荷作用下摩擦副支撑动态精准建模难”、“剧烈磨损下并发故障源追溯定位难”和“强干扰下低能级退化特征辨识诊断难”三个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三点研究内容:“浮动支撑油膜压形耦合机理”、“混叠态早期退化特征增强策略”和“多源传感网络特征融合与故障溯源方法”。实现泵内摩擦副油膜的支撑退化机理与状态特征辨识理论体系的突破,建立关键摩擦副(配流副、柱塞副、滑靴副)磨损退化过程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实现对柱塞泵故障诊断与状态预测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